猜谜语散文
儿时,我们曾迷上了猜谜语。
这些谜语,许多是从大人那里淘来的,有少数是我们自己编的。
那时,一旦谁得到了谜语,如获至宝一般,带着炫耀的神态打出来让大家猜。
若是这谜语大家都猜不出,问他谜底是什么时,打谜语的小伙伴便把头昂起,眼睛望着天上,比骄傲的大鸡公还要骄傲。
有小伙伴便用激将法,装出不屑的样子说,不就是个谜语么,有啥子了不起的?你不说我们还不听了呢?
这么一激,那小伙伴稳不住了,便会把谜底告诉大家。
这些谜语念起来像顺口溜,我们把它当儿歌一样,时时挂在嘴上。大人们笑话我们说:“叫花子拣到坨铁,一天念到黑。”我们把大人们的话当耳边风,自个儿念自个儿的。
我们的谜语都是来自生活,像谜语打的事物一样,完全是土生土长的。
“青叶叶,黄花花,带的儿子钻土巴。”打的是花生。
“青叶叶,绿杆杆,带的儿子钻土板。”打的是红苕。
打红苕这谜语是我从打花生这谜语中受到启发想出来的。黄狗儿、毛娃儿他们在听到这谜语后,都猜是“花生”。我提醒他们:“花生是黄花花,这个是绿杆杆。怎么会一样呢?”结果他们抠破了脑壳,还是想不出来。我只得告诉他们。他们一听,都恍然大悟,埋怨自己连这么简单的都猜不到。
“干黄蟮,爬坡坡,生个蛋,九斤多。”打的是南瓜。
“一根树儿矮又矮,团转吊起鬼崽崽。”打的是海椒。这个谜语是我仿照打皂角树的谜语“一根树儿高又高,团转吊起千把刀”打出来的。
“一根树儿弯又弯,一弯弯到田中间。”打的是犁头。
“远看一头牛,近看光骨头。”打的风车。
“谜子谜,游叽叽,生根根,不落地。”打的是浮萍。
“穿筋筋,挂绺绺,屋里没得外头有。”打的是竹叶子。因为每家屋子外面都生长着一笼笼繁茂的竹林。
“对门一窝菜,年年剥,年年在。”打的是棕树。
“对门一窝草,草底下两个宝,宝底下一棺坟,坟底下一家人。”打的是人的脑壳。
当然,还有些谜语是开玩笑整人的。比如:“前头敲梆梆,后头摇阳桩,猜到了是你幺姨娘。”打的是狗。
“高头搭桥桥,底下卖醪糟,猜到了,赏你两瓢瓢。”打的是屙屎。
我父亲读过私塾,他打的'谜语很文雅,很难猜的。
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“水车”这个谜语:“不长不短赵子龙,曹操点兵下河东。凤雏忙把连环献,孔明才来借东风。”谜语借用了《三国演义》赤壁之战这个著名的战例。“不长不短赵子龙”是指那水车桶桶,“曹操点兵下河东”是指那水车叶子,“凤雏忙把连环献”,是水车叶子之间的栓,“孔明才来借东风”是指车水的人。可见这个谜语有着历史人文的内涵。
其它则有:“亲兄亲弟不同娘,恩爱夫妻不同床。为官千里不算远,近日做官不久长。”打的是“演戏”。
“四月将近五月初,窗子刮破重裱糊。丈夫去京三年整,盼得音书一字无。”分别打的是四种药名:半夏、防风、当归、白芷。
“八个将军抬面鼓,一对阳叉前头舞,过路大爷问我走哪去,石大爷请我吃霎午。”打的是螃蟹。
当我把这些谜语打给大人们猜时,他们猜不出。我和小伙伴就会笑话他们说,枉自还是大人嘞,连这个谜语都猜不到。大人觉得自己丢了面子,就会撵我们走,说我们娃娃儿晓得个屁臭。